夫妻离婚常常在孩子抚养问题上难达成一致,引起很多矛盾与争吵。有时情绪上头,作出的极端行为不仅仅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失去孩子直接抚养权,受到法律严惩,甚至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在日后孩子的探望问题上也依旧埋下敌意与祸根。本周就和小编一起看看来自成都的这起案件。离婚时,因孩子抚养问题丈夫在法庭门口刺伤妻子与岳母,被判有期徒刑1年6个月。父亲服刑完毕后欲行使探望权,法院将如何判决?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交互活动愈发频繁,大量文学创作如文学作品、美术作品、图片视频等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传播。在作品传播过程中,各种原因导致了大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现象,因而也引发了一系列侵犯他人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案件纠纷。本文以数据检索及实际案例为基础,浅谈一下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件的司法现状、侵权实施主体无侵权过错的认定以及企业在此类案件中的应对思路。
《民法典》明文规定的可撤销婚姻有两种,一种是被胁迫的婚姻,另一种是一方存在隐瞒患有重大疾病的婚姻。但是实际上除了上述情况外,登记程序存在严重瑕疵的婚姻也有可能被撤销登记。一方冒用已过世人名字进行结婚登记,另一方婚姻后因精神状况成为无民事能力人,婚姻在被撤销登记后,财产究竟如何分割?一起跟小编看看今天的案例吧!
随着我国对职务类犯罪打击力度的日益增长,司法实践中,约定型受贿情节的出现愈发频繁,并且呈现出诸多的表现形式,如通过借款名义口头约定或由行贿方出具欠条约定行贿金额、行受贿双方合伙做生意约定受贿方从中获取利润(受贿方收受干股)、行受贿双方口头约定由行贿方暂时保管财物等等。
引言:在建筑行业,“挂靠”经营模式可谓是家常便饭。由于举报、上游企业被查、大数据稽查等原因,对建筑公司来说,存在较大的税务风险,轻则补税、罚款,重则涉嫌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微信公众号“万税平安”分享的建筑企业接受不合规发票的税务行政处罚案例,是目前部分税务机关不常见的处理方式,本案的处理方式值得研究探讨。
离婚协议是指由同意解除婚姻关系的夫妻双方共同协商确认并签署的关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债务分担等的书面协议。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在无欺诈、胁迫等情形下签署合法的离婚协议,双方均应遵守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