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范围绕舞弊刑事案件中的常见罪名: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计算机类舞弊犯罪(包括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优化市场资源配置、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企业破产法的施行使得大批淘汰企业从不愿破产纷纷转为争取破产,破产案件猛增。破产制度本是希望通过对资不抵债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债务人的挽救程序或清算程序,公平、公正地处理债权债务,保护多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但却有不诚信的公司、企业恶意滥用破产制度损害债权人等利益,给市场经济秩序造成极大危害。2020年4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破产案件依法高效审理的意见》提出“人民法院要准确把握违法行为入刑标准,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的要求。本文拟从《刑法》第162条之二[1]规定出发,对虚假破产罪构成要件在司法活动中应如何理解与认定的问题进行探讨。
2024年11月12日,司法部发布了第一批八个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发布典型案例,可以对后续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起到较好的示范性作用,有利于推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规范化。 在目前行政执法监督缺乏全国统一立法的背景下,主要是由国务院部门,省级人大、政府层面进行了相应立法。实践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案例指导,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仍然表现出一定的粗放性,各地的监督范围、监督尺度、监督模式均不统一。本文结合典型案例的基本情况,剖析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特点与规律。
近日,网易游戏高管被查,字节跳动、腾讯、微博等公司频繁发布反腐通报,使得企业的反腐问题备受公众瞩目,也凸显出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10月17日,某知名体育明星被曝疑似有不雅行为,多张照片在网上流传。17日下午,该体育明星代言的多个品牌删除相关代言内容。广告代言合同是指品牌方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明星之间达成的协议,旨在通过明星的推广使产品被更多人了解,并据此向明星支付相应报酬。倘若真有目标客户因此关注产品,那么明星的光环背书可以缩短消费者的信任链条,核心机制则是将明星的名誉信誉与品牌挂钩。明星一旦出现了负面新闻,导致其名誉下降,那么公众可能因其代言产品导致对品牌的评价下降;如果品牌出现负面新闻,同样可能导致公众对明星的评价下降。
图片 本系列文章围绕司法实践中刑民交叉这一疑难问题展开,鉴于大部分案件在刑事与民事程序中可能面临的结果截然不同,因此在律师为刑民交叉案件提供法律服务时,如何巧妙地选用某种路径又或者组合运用、如何厘清刑民交叉问题的本质及如何使得当事人利益最大化,便是本系列专题的重点分享内容。